隨著央企及地方國企改革的加速,A股國企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動作頻頻。截至5月18日,滬深兩市共有300家公司宣布停牌,其中央企上市公司27家,地方國企55家。82家停牌的國企上市公司中,七成以上因涉及“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停牌,跨行業(yè)重組的有18家。中國企業(yè)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下半年,隨著國企改革配套方案及試點進一步明確,去產能大幕拉開,國企資產整合力度和國有資產清退將超預期。
資產重組成提質增效抓手
今年以來,推動央企方面的改革正步穩(wěn)而蹄疾。
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中央企業(yè)“瘦身健體”提質增效,以促改革調結構增強企業(yè)競爭力。會議提出,要著力推進結構調整,引導督促央企圍繞和突出主業(yè),著力提高核心競爭力。開展困難和虧損企業(yè)專項治理,抓緊淘汰鋼鐵、煤炭等行業(yè)央企落后產能,加快重組整合和市場出清。會議明確今明兩年要力爭實現降本增效1000億元以上。
2月國資委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中,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指出,2016年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將抓好九項重點任務,其中要深入推進“十項改革試點”,在國有企業(yè)改革重點難點問題上盡快形成突破,推動中央企業(yè)重組調整,壓縮管理層級和法人層級,優(yōu)化國有企業(yè)結構布局。
上市公司層面,1月25日,中材集團與中建集團發(fā)布公告稱實施戰(zhàn)略重組;1月29日,寶鋼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八一鋼鐵和韶鋼松山均發(fā)布公告稱,因寶鋼集團正在籌劃與其相關的重大事項,其股票均將于2月1日起停牌。2月8日,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合并而成中國遠洋海運集團;2月23日,中國國旅集團與中國港中旅集團發(fā)布公告稱籌劃戰(zhàn)略重組。
據牛牛金融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資產重組已成為央企提質增效的有效手段。今年以來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27家央企中,以傳統(tǒng)制造業(yè)特別是鋼鐵、有色、能源、化工等行業(yè)占了大多數,有8家央企上市公司2015年處于虧損狀態(tài),有6家企業(yè)擬通過大股東資產注入的方式,增強公司實力,或者是注入盈利性更強的資產,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實現公司的多元化發(fā)展。此外,中國嘉陵、\*ST東鉭和中電廣通的大股東希望通過轉讓上市公司股份的方式對公司進行重組,*ST滄化則選擇解散人員負擔重、成本倒掛的子公司,來剝離不良資產。
廣發(fā)證券認為,結構性改革將進入實質性落地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國企清退、重組和創(chuàng)新,類比央企改革的解決“三個一批”:即清退一批、重組一批、創(chuàng)新發(fā)展一批企業(yè),國企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fā)展的中堅力量,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攻關領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下,國企改革將加速推進。
李錦指出,中央企業(yè)重組的路徑主要是加法和減法,在鏈條中處于中高端的,做加法的多,中低端的做減法,讓央企強身瘦體,提質增效升級。強強聯(lián)合、產業(yè)鏈上的重組,清理“僵尸”企業(yè)、“鐵塔模式”及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央企重組將成為主要模式。
地方國資賣殼現象頻出
從地方國企來看,截至目前,已有上海、廣東等25個省市制定相關細化方案,近40個地級市發(fā)布了2016年國企改革工作計劃,資產證券化、重組調結構、發(fā)展混合所有制、清理“僵尸”企業(yè)等成為工作要點。
隨著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進入政策落地期,地方國企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節(jié)奏明顯加快,國資證券化及借殼重組正在暗流涌動。數據顯示,截至5月18日,有55家地方國企上市公司停牌,僅5月以來就有16家公司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相繼停牌。其中,中國嘉陵、上工申貝、\*ST錢江、\*ST建峰、河池化工、嘉凱城等10余家公司擬轉讓殼資源。
財富證券指出,自去年以來,國務院多次強調加快推進“僵尸企業(yè)”重組整合,加大支持國企解決歷史包袱,各地相繼出臺的政策對于股權多元化、資產證券化、落后產能清退方面有許多新嘗試,以混合所有制為導向的市場化兼并重組將加速。在國企改革提質增效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清理“僵尸企業(yè)”的大背景下,主動公開轉讓股權,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注入優(yōu)質資產的方式,將是國資處理經營不善的上市國企的重要手段,國資賣殼現象將頻出。
國海證券認為,由于一般要求不更換注冊地,借殼方以本地民企為主。因此經濟發(fā)達程度高、政策開放程度較高、企業(yè)整體質地較好的地區(qū)的殼公司更具價值,建議重點關注的是深圳、廣州、上海、山東等地的國企殼資源。